普门品常识网
普门品常识网
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
主页/ 禅理故事/ 文章正文

依止法修学后之思

导读:依止法修学后之思——第二遍修学“加行依止”观修本周修学依止法之“加行依止”,是上周意乐依止在行为上的落脚点。再次学习这课,我清晰了师长是三宝的化身,是法的体现者、实践者,师长的喜与不喜代表着如法和...
依止法修学后之思

——第二遍修学“加行依止”观修

本周修学依止法之“加行依止”,是上周意乐依止在行为上的落脚点。

再次学习这课,我清晰了师长是三宝的化身,是法的体现者、实践者,师长的喜与不喜代表着如法和不如法,故也知道了加行依止的窍诀是:随师喜当作,不喜者悉止。那师喜者作是什么呢?就是内外财供、身口给侍、如教修行。

内外财供是供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身外财物和我的身体,包括时间、体力、学识、智慧、慈悲、爱心等。同时也明白了供养师长也是供养诸佛菩萨。

身口给侍是日常生活中侍奉善知识,语言上如实称扬善知识的功德,培养观德莫观失的心。

如教修行是按师长的教授去修行,不违背师长意愿盲目修行。此项是加行依止的核心,前两项体现的是一种态度,是为如教修行服务的。

通过一周的闻思,我知道了这三项的修行原理是帮助我修放下贪著——“舍”的修行;帮助我放下自我——“无我”的修行,让我认识到法的重要性,认识到要认真践行法。故汇归到加行依止的核心:依教修行,修证得果。

反观自己,我做到“师喜者作”了吗?

内外财供:看似每月都有供养师长、寺院、助印等,到各寺院礼拜也常随缘供养……对此,四年多的修学好像从未有过犹豫,钱于我越来越只是一个数字。但再次观修,若现在需要我舍掉房子,我愿意吗?会犹豫吗?非也!看到古代大德们为法忘躯、舍身求法,反观自己,虽在承担了各种义工,貌似也是积极在承担,但若现在有突发项目或者不是自己喜欢的义工行,或者不在自己的设定范围内的义工行,我愿意布施自己的时间、精力吗?可能也不尽然!我还是有着分别心,有着自己的选择,并非能完全真正地发大愿利益他人,还会以“修学为根本”来为自己开脱不愿承担的心。其实,修学和义工行并行,才能让法真正落实到心行。这一切都始于我的凡夫心!

身口给侍:生活上照料师长,语言上如实赞扬师长。我的因缘不能亲自侍奉师长,但这份恭敬侍奉的心不能没有,而这种心行是需要训练的。

故我可以恭敬侍奉父亲、公公婆婆来培养我的恭敬和感恩心。那我自己做好了吗?母亲过世后父亲一人独自生活,身体健康,他一直跟我说我:你们都忙,我尽量照顾好自己不麻烦你们。我也就每周去看望一下,买点物品,为他处理一点生活琐事,感觉自己做得蛮好的。对待公公婆婆呢?结婚后就与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,二十多年的相处,大家从未红过脸。我们在物质金钱上从不吝啬,他们在生活上把我们照顾得很好,让我俩有时间修学和义工,渐渐地觉得这是常态,我有点理所当然的心态。有尊孝无恭敬,有谢意无感恩。真是惭愧!

今年春节,慈善推出“万家灯火,送福到家”活动。特别是《家庭自律规》,一对照,发现自己对待家人上做得不够。按现在的生活条件,物质上是不缺乏的,而生活中的陪伴和精神上的理解是长辈需要的。当时带班中有师兄也有一点家庭问题,我觉得这个很好,就在班级推动每天读诵打卡《家庭自律规》,大家都很有触动。我自读诵后,回家看老爸的时间久了,会陪他多聊聊天了。每天定课后读诵自律规,我打开房门面对公公婆婆,内心是既柔软又充满感恩。感恩他们的照顾,感恩他们一日三餐的辛劳,感恩他们支持我修学,可以利益更多人。我的感恩心在增强,与家人相处中,“我”减弱了。

如教修行:是加行依止的核心,是按师长的教导修行,让法落实到心行上,从而调整我的观念心态和生命品质。我在修学上,有按导师要求的做好定课、自修、共修和义工行吗?四年多的修学,定课、自修、共修、义工已成习惯,是我生活中的第一顺位。貌似很精进了,但真实状态呢?每天定课打卡的心已由被动而转为利他而做,但定课中仍时有散乱和掉举,有量无质;自修也老实地按着遍数完成,完成辅助材料上的思考题,但闻思不够深,对法义理解不够透彻,特别在带同修班后更加有体会,需要调整;班级分享是积极参加,但分享不够主动,有怯心,利他心不够,我想这不会是师长喜欢的,要调整;义工行的发心与其他师兄相比不够大,总以因缘不同、能力不够安慰自己……

本周的闻思,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,但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。我不再像第一遍修学时那样,看到自己做不到会心生懊恼,产生自卑。自从修学《百法》后,知道自己的懊恼也是不善心所,若不断加深,会障碍自己对法的欢喜,影响自己的求法之心。这不是我修学的本怀,也不是导师所欢喜的。所以,随着修学的深入,义工行的践行,自己的心量逐渐打开。我现在会接纳当下的自己,我要欢喜学法(现在确实越来越学得欢喜了,因为有一群欢喜学法的伙伴),安住在两套模式下,依止导师,真诚、认真、老实地欢喜学法,每天坚持定课和自修,坚持重复正确,建立正念。终有一天,真正做到“师喜者作,不喜者勿作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