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常识网
普门品常识网
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
主页/ 禅宗文化/ 文章正文

修学佛法不能著法相——别以为佛法是什么样的,佛法没样子

导读:修学佛法不能著法相——别以为佛法是什么样的,佛法没样子一般人说到佛法,总会产生这样的印象,诵经、持咒、放生、布施、念佛……以为这就是佛法,其实这只是与佛法结缘,真正的佛法不在这种表象上。“道可道,...
修学佛法不能著法相——别以为佛法是什么样的,佛法没样子

一般人说到佛法,总会产生这样的印象,诵经、持咒、放生、布施、念佛……以为这就是佛法,其实这只是与佛法结缘,真正的佛法不在这种表象上。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佛法若是能用这些表现来描述,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。

佛为了不让后人产生法相,特意问须菩提,“於意云何,如来昔在然灯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”须菩提答“不也,世尊。如来在然灯佛所,於法实无所得。”

佛对须菩提说:你认为,我当初在然灯佛那里,得到了佛法没有?须菩提答:没有,您在然灯佛处并未得到什么佛法。

佛又问:“须菩提,於意云何,菩萨庄严佛土不?不也,世尊。何以故。庄严佛土者,即非庄严,是名庄严。是故须菩提,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

须菩提,我再问你,菩萨用其功德来庄严佛土吗?须菩提答:没有,世尊。为什么呢?所谓的庄严佛土,并没有庄严这个行为,只是按个名号,叫作“庄严”。因此,须菩提,各位菩萨摩诃萨,应该像这样修得清净心,不应执着在声、色、香、味、触、法而生念头。应该升起无所执著的心。

这一品,佛继续测试须菩提,问他,佛在燃灯古佛那里,得到了佛法吗?须菩提说了,佛在燃灯佛那里并没有得到具体的佛法。那么菩萨庄严佛土这个行为也并不存在。这里,佛话锋一转,回到之前的话题 “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 这几句话,是金刚经的重点,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 言下大悟的。着了“色声香味触法”,而升起的心,都是妄心,妄念。它对应的是“眼耳鼻舌身意”。

我们用眼看,用耳听,用鼻嗅,用舌尝,用身觉受,用意识思考。然后分分秒秒在分别,执着。而所有分别执着的都是幻觉而已。可是我们却习惯了,所以觉得无比真实。比如看到一朵花,立刻知道这是玫瑰花,进一步定义:这花多美啊。凑近去闻,又定义了:好香啊,这是我喜欢的,接着起贪念,我要摘下来送给喜欢的人,玫瑰象征爱情……看,不知不觉,一连串的影像就把你死死困在幻觉里。

世人就是如此颠倒的,认假作真,以幻为实。静下心来想想,美和丑,还不都是人为的概念,美丑就是两个名词,真的有实质内涵吗?香和臭也一样,只是我们的头脑定义了某种味道叫香,某种味道叫臭。而其他的生物则不会认为这种味道是香或是臭。有个笑话说:屎壳郎一家在吃粪便时,小屎壳郎问妈妈,山珍海味是个什么味道?妈妈说,在吃饭时别说那么恶心的东西。

那么修行,就是反其道而行之,把自己从幻境中解脱出来。当你心清净了,无所住,没有任何概念和定义,那么这个世界万物依然有,只是相对于你它们是不存在的,就像一个幻境,一场梦。好比你在做梦的时候,梦里一切都有啊,可是梦醒了,刚才的一切在哪里?梦里的爱人仇人,父母儿孙,梦醒后他们到底在哪里?修行就是再醒一次,从我们认为的现实世界,人生大梦里,彻底醒来。醒来后,你在这个世界上,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,可是你的心已经不在日月山水中了,彻底的解脱自在。所以什么叫: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这是什么样的心?其实并没有这样的一种心,如果有,那就又是一个定义,你又着相了。

这种无所住的心,就是你放下所有的执着分别,然后自然就有的境界。注意,这里叫你放下的是内心对外境的执着分别,并不是让你放下亲人,放下家庭,跑去山里,跑去寺院。不是这样的,你要放下的是你的心,不是具体某个人,某个物件。当你的心不沾染,不执着,你一样可以拥有世间任何人任何财富。不过到那时,你根本也不会在乎这个世间了,因为彻底看透这个世间是幻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