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常识网
普门品常识网
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
主页/ 佛学问答类编/ 文章正文

儒道佛人生三境界:少年读儒家,中年读道家,老年读佛家

导读:儒道佛人生三境界:少年读儒家,中年读道家,老年读佛家有人说,人生就像一本书,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,记录着成长的一生。从少年、中年到老年,每个阶段,经历不一样的人生,擘画出五彩缤纷的蓝图。而这三...
儒道佛人生三境界:少年读儒家,中年读道家,老年读佛家

有人说,人生就像一本书,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,记录着成长的一生。从少年、中年到老年,每个阶段,经历不一样的人生,擘画出五彩缤纷的蓝图。而这三个阶段就如同儒道佛三家所揭示的人生感悟一样各不相同。

少年读儒家,格物致知;中年读道家,上善若水;老年读佛家,风轻云淡。每一段旅程,都有不同的智慧在支撑着我们。

①人之少年,领悟儒家的经世之道。

儒家的智慧贯穿整个人生,特别是它所传授的学习成长、为人处世、安身立命的经世之道,是少年时期必须学习领会的,对一生影响深远。

关于为人之道,《中庸》里说:君子之道,暗然而日章;小人之道,的然而日亡。君子道,淡而不厌,简而文,温而理。知远之近,知风之子,知微之显,可与入德矣。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,学会为人处世,将影响一生。

《大学》有云: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少年时期,是一生最好的年华,要树立远大目标,奋发进取、意志坚定。做事,先立心中志向;成事,先拓胸中格局。

男儿志在四方,就如同《周易》所说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学会安身立命,自强不息,厚积薄发;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磨难,不懈怠,不颓废,积极进取,攻坚克难。

同样,儒家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做学问、做事、做人的“有所作为”的经世之道和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,更教会我们一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。

比如说,《论语》说道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。还比如说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、文天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。

所以,少年读儒家,读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,更需要汲取儒家的价值营养,那关于安身立命、处世之道、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价值观。而儒学,就如同一盏生生不息的灯火,照亮你前行的路,指引着人生的方向。

②人之中年,领悟道家的无为之义。

道家强调的是“无为”、“顺其自然”,那么,中年正是人一生最关键时期,不管是事业、家庭婚姻还是社会地位都有一定的基础,进入人生下一段旅程,如果“顺其自然”而不是“乘胜追击”,是否会半途而废甚至跌入深渊呢?

其实,这里所说的“无为”,并不是所谓的无所作为,而是修心。原因在于,当你从少年进入中年,经历了求知、求职、职场拼搏、事业有所成就、婚姻家庭归于平淡的过程,一路也会出现各种不如意、懊悔或遗憾等等,因为事业无法再上升、生活过于平静没有激情等等而越发觉得生活无味,无形之间陷入了所谓的“中年危机”,渴望有新鲜血液打破生活的死寂,重新注入新的活力。

这样一个阶段,就说明了儒家经世之道已经无法适用下生活的意义,那么,是否该停下来,静下心来看看周围的风景,而不是一路狂奔。所以,静下来,学习道家思想,重新寻找人生的意义,

老子说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”人到中年,面对生活的是非、得失、成败、祸福,不要过于纠结于心,斤斤计较,一切都是相对的。不要被功名利禄迷惑了本心,迷失了自我。适时停一停,适当歇一歇,回头看一看走过的路,扪心问一句:是我的初心吗?人到中年,如果开始浮躁不安、不能脚踏实地,那么你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。

“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人生的意义,不在于功名利禄,而在于内心的自由和安静。像水一样包容,滋润万物,却不与万物争高下。像水一样静,沉淀自己,才能看清一切。

庄子说:“物物而不物于物”。面对当下物欲横流,处处充满了诱惑。为了追求物质,一生都在匆忙奔波。到了中年,就要渐渐明白,除了物质之外,还有精神和健康。不为物质所奴役,不因为物质而本末倒置、舍本逐末。

纷扰的世界总会迷惑人的眼睛,容易迷失前行的方向。所有的困苦和烦恼,源于外在的纷扰堆积于身,到了中年,就应该看清一切,不应该画地为牢,自我束缚,而是以以超然物外的洒脱,获得心灵的释然,以乐观旷达的精神,笑对人生。

③人之老年,领悟到家的生死之观。

宋代一位禅师将人生归纳为三境界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。到了老年,将会有一种“看山仍是山,看水仍是水”的返璞归真。

老年,历尽了人间沧桑巨变,看惯了世间祸福成败。正如佛家所倡导的:爱别离,怨憎会,撒手西归,全无是类。不过是满眼空花,一片虚幻。一切的一切,皆为浮云。

《三国演义》开篇写到: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兜兜转转一生,再回头想想是是非非、是非成败,到头来都是一场空,佛曰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。此时,明白了得到的终究也会失去,拥有的终究也要放手。人生百年,再怎么争,到头来也是一场空。

世间万物皆空。唯其空,便能包容万物。所以,人老了,与其念念不忘,患得患失,踌躇满志,不如把心放下,也是时候放下一切了。

毕竟,一辈子很短,经历了少年时的努力奋斗,中年时的灵魂修行,老年就该放下,回归本心,远离世间纷扰,告别人生的风吹雨打,心怀善念,慈悲为怀,享受平静生活,颐养天年。

世间事除了生死,一切都是小事。人之老年,活在当下,一切爱恨情仇、悲欢离合都由它而去,面对世事无常,不如一笑了之。经历过潮起潮落,看过云展云舒,爱过、痛过、笑过、伤过,见过大风大浪,也走过一马平川,尝尽人生百态,看过爱恨悲喜,不留遗憾,不枉此生。

免责声明:图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小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