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常识网
普门品常识网
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
主页/ 其他因果故事/ 文章正文

中年女子28年资助上百人花费近百万

导读:中年女子28年资助上百人花费近百万 每次想到那个乞丐的话,张秀兰都想流泪。 “丈夫离开我,我没哭;借不到钱,我没哭……但听了这个乞丐老人的话,我忍不住站在大街上放声痛哭。”她从辉...
中年女子28年资助上百人花费近百万


每次想到那个乞丐的话,张秀兰都想流泪。
“丈夫离开我,我没哭;借不到钱,我没哭……但听了这个乞丐老人的话,我忍不住站在大街上放声痛哭。”她从辉煌到落泊,再到创业,经历了太多人情冷暖。但无论处境如何,她始终未放弃理想——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28年来,她资助了100余人,付出近100万元。
她说:“不管别人怎么对我,我都要用自己的诚心去感动每一个人,缔造一个完美的世界。”
40岁的张秀兰脸上随时保持着温和的笑容。15日,记者看到她时,她正站在自己开的菜根香宾馆前台,提着一块猪肉。
她问服务员:“谁送来的?”
“不知道,是个女的,说家里杀了年猪。”
“问她名字没?”
“她不肯说,只说你以前帮过她。”
张秀兰知道问不出什么。这种事,时常都会发生,总有很多人悄悄给她送来腊肉、鸡蛋、新鲜蔬菜、鞋垫等五花八门的东西。年末特别多,大多数都是这样,趁她不在时悄悄送来——他们都知道,张秀兰知道后是绝对不会收下的。
“从小我就看多了那些贫困的人,我觉得比他们都幸运”
张秀兰是酉阳县板溪乡人,在板溪,说起她的名字,很多人都知道,大家对她最深的印象是“出去打工发了财,有钱”。
在2000年前,张秀兰的确很有钱,那时,她和丈夫在县城开了个电器门市,几年下来,资产就达到100多万。一切不幸,始于2000年。
“一个男性朋友患了直肠癌,没钱做手术,我就资助了他4万元。丈夫知道后非要和我离婚。”张秀兰苦笑着说。
张秀兰的童年很幸福,家里经济条件比邻居都好:“从小,我就看多了那些贫困的人,我觉得比他们都幸运。”
12岁那年,60多岁的邻居张正福生病了,没钱买药吃,张秀兰就从自己家偷了一袋苞谷去卖了1.2元,给张爷爷买药:“张爷爷拿着药,哭了,一个劲地说感谢,我第一次知道,原来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如此大的快乐。”
从此,她就一发不可收拾,特别是在挣了些钱后,不管认不认识,谁需要接济,她都会想尽办法去帮助。老邻居刘卓清肺气肿无钱医治,她托朋友开车将他接到酉阳中医院,住院9天,承担了期间所有费用;一个拐弯亲戚没有工作,她就安排他到自己店里包吃包住,还给工资;老乡冉启禄家庭贫困,无钱送孩子上学,她就每月定时寄钱给他,直到那个孩子工作……
“我说就是砸锅卖铁,也要让你女儿上大学,他才闭眼”
离婚后,丈夫离开了酉阳,一对儿女全由张秀兰独自抚养。打击接踵而至,不久,电器门市亏损了,欠下几万元的债。一夜之间,一家三口的生活费都没着落。
2000年底,酉阳县烟草公司一名干部借给她2万元,帮助她从头再来。张秀兰用这些钱开了个理发店,可一年不到就亏了。
“那时一元钱可以买5斤白菜,我就买5斤,一个人管一周。周末孩子回家我才买点肥肉打打牙祭。”回忆起最困难时的情景,张秀兰眼睛红红的。
没钱,她想到变卖家产,首饰、家具、电器,后来,甚至连床都卖了,睡在地上。
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,张秀兰也没中断对别人的资助。2000年,她将上初一的女儿的同学陈祝接到自己家里,承担她今后一切学费和生活费。她对女儿说:“我们虽然穷,但总比她养父母家强,就是多双筷子嘛。”
陈祝从小被父母遗弃,一对贫困的夫妻收养了她,养父多病,养母又患精神病。2005年,养父陈德和患病,临终前,他死死抓住张秀兰的手,却说不出一句话。张秀兰明白他想说什么:“你放心,就是砸锅卖铁,我也要供陈祝上大学。”听了这句话,陈德和手才松开,闭上了眼睛。
2006年,陈祝考上青海师范大学。“张妈妈在自己都没饭吃时收留我,这份恩情我永生铭记。”陈祝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“一个乞丐婆婆的话,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暖意”
2006年,女儿刘康考上大学,面对3个孩子的学费,已欠债5万多元的张秀兰又到处奔走为孩子们找学费。可是,以前的很多朋友都离她远去,有的一听是她的声音就挂断电话。


她找到一个曾经的资助对象。1991年,她在这个人最困难的时候资助了1000元钱。“我想到他才卖了烤烟,应该可以借我几百元,没想到……”张秀兰说,对方一听来意就说“没钱”。最后丢了50元钱给她。
“就像是在打发叫花子,但我当时实在太需要钱了,就接下了这50元。”张秀兰说,那一刻,她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人情薄如纸。
她又找到自己的亲戚,可连亲人也不肯借钱给她,还说:“自讨苦吃,你把陈祝送回她自己的家,我就借钱给你。”张秀兰当然不肯。
“孩子,没吃的就来找我!”在她租房子的楼下,杂货铺的老板王月仙总是这样对她说。就这样,在那几年里,王月仙总是无偿地为张秀兰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用品。只要有钱,张秀兰一定会付账。
“她以前那么有钱,帮助了那么多人,那时她落难了,我不能看着不管。”现在仍在卖杂货的王月仙告诉记者。
一天,一个老婆婆走到张秀兰的理发店门市行乞,当得知这个老人无亲无靠时,张秀兰对她说:“今后你每个月来我这里拿50元。”
老人来过3次后就再没来过。半年后,张秀兰又在街上碰到老人,就问她为什么不来拿钱了,老人流着泪说:“我听别人说了,你都困难得很,我不能再要你的钱。”这句话让张秀兰感到从未有过的暖意:“丈夫离开我,我没哭;借不到钱,我不哭;朋友离开我,我也不哭,但听了这个乞丐老人的话,我忍不住站在大街上放声痛哭。”
2006年底,一个好心人得知张秀兰的事后,以自己的房子作抵押,帮她在银行贷款3万元,张秀兰在酉阳县城开了个服装店,从此才渐渐摆脱贫困。今年,她又和朋友一起,在新华书店楼上开了个小宾馆,又在县城开了个理发店。
“我始终相信,总有一天我的诚心会感动每一个人”
6年落泊中,经历过的种种人情冷暖更坚定了张秀兰继续帮助别人的信念。
张秀兰参加了一个爱心QQ群,通过这个群,她看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。自己拿不出钱,她就去找相关单位部门领导支持。
今年9月的一天晚上,张秀兰在县城某医院门口,看到一个拄着双拐的父亲抱着一个脸色惨白的女孩在哭泣,旁边还站了个女孩。原来,孩子的妈妈多年前离家出走,父亲孔庆西残疾,家里房子也要垮了。女儿孔桂玲患急性阑尾炎,已穿孔,必须马上手术,但因为没钱,医院不肯医治。
张秀兰马上找车将孩子送到酉阳中医院做手术,并四处奔走为她募捐,又联系了孩子所在的涂市乡中心小学,请学校腾出一间宿舍供父女三人居住。她还将孔庆西的大女儿接到自己的理发店,包吃包住,让她学手艺。
“从没见过这么热心的人,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做这么多。”学校老师彭士华说。
“县里很多部门领导都知道这个女人,因为她胆子大,常常为一些不认识的人去找相关部门,为他们争取权益和资金,每次都是直接找领导。”酉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冉成说。
从12岁第一次帮助别人起,28年来,张秀兰“大概帮助了上百人”,她能记起名字的有70多人。她说,在这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身上,花费资金近100万元。
宾馆的生意不是很好,至今,张秀兰还欠着外债4万多元。有人说她傻,也有人说她作秀,不管别人说什么,她始终相信,总有一天,别人会理解她;总有一天,她会用自己的爱心和诚心打动每一个人:“那时,人与人之间没有讹诈,没有虚伪,只有善良和相互关怀,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!”
首席记者 周立 摄影报道
网络编辑:李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