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门品常识网
普门品常识网
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
主页/ 禅宗文化/ 文章正文

为什么五戒允许一次性不全受?

导读:为什么五戒允许一次性不全受? 第八课 问答释疑——甲二、五戒 现在关于戒律的解释很多,但是不管怎么说,都必须要有律藏的依据。它不像经论谈玄说妙,不管你怎么说,只要不要违背义理都可以。“律唯佛制”...
为什么五戒允许一次性不全受?

第八课 问答释疑——甲二、五戒

现在关于戒律的解释很多,但是不管怎么说,都必须要有律藏的依据。它不像经论谈玄说妙,不管你怎么说,只要不要违背义理都可以。“律唯佛制”,对戒律的解释,必须要以律典为根据。

首先看到第一段,关于“渐顿”的问题:

《业疏》云:“有人言,五戒木叉唯顿无渐,此事如何?”

《业疏》里记载“有人言”,有的人这么认为:“五戒木叉唯顿无渐”,五戒的波罗提木叉唯是顿受,没有渐受一、二戒。“此事如何”,这是真的吗?

在此先解释一下,什么叫“木叉”?戒有很多名字,波罗提木叉就是其中的一个。波罗提木叉翻译为“别解脱”或“保解脱”。

“别解脱”,是指受一条戒,就可以得到一部分的解脱。例如受不杀生戒,就可以解脱短命、多病的不可乐果报。受不邪淫戒,就可以解脱妻不贞良、或得不随意眷属的果报,因果是分开算的,所以称之为“别解脱”。

所谓“保解脱”,保就是保证,受戒之后保证趣向解脱,称为“保解脱”,这是波罗提木叉的两层意义。

接着谈五戒是否可以渐受,有人说五戒必须要一次性全受,不能渐受一、两戒,那么律典怎么说呢?

事实上,从佛陀灭度一百年后,佛法就开始分部派:从上座部、大众部分裂开始,接着又分出十八部或二十部等等。这些很多都是因为律学上的知见不同,而导致的分歧。因此,律学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,而我们汉地主要是根据《四分律》的思想。

五戒必须全受,这是《萨婆多论》(即萨婆多部,依止《十诵律》、《萨婆多论》等)实法宗的思想。但是南山律所依的假名宗(即昙无德部,依止《四分律》、《成实论》等),就不是这样判定的:

“论答:‘随受一二三皆得律仪。’《善生》所列一分、二分、少分、多分、满分是也。准斯明渐,五师受一,得戒不疑。如薄俱罗唯受不杀例也。”

《成实论》回答:“五戒可以随你的心愿,受一戒、二戒、三戒都可以得到戒体。

“律仪”,就是戒体。

例如五戒中,如果不杀生相对来说容易得多。纵然吃荤,只要不把活物带到家里自己杀。家里的蚂蚁、蟑螂,也不要用杀虫剂来杀害牠们,那就可以先试试看。善法我们可以尽量地随学,都是好的。

“论”,是阿罗汉或者菩萨所造的,所以如果是谈戒律,它还必须有经典的根据,只有经典中佛陀所说的戒法,才是最原始的、也是最主要的根据。所以《成实论》引《善生经》中,佛陀的开示作为证明。

《善生经》,就是《优婆塞戒经》。在《善生经》中说,受五戒当中的一条戒,名为一分优婆塞(优婆夷);受两条戒,名为二分;受一、两戒名为少分;受三、四条戒,名为多分;五戒全受,名为满分。所以在经典里,很明确地说明了,五戒可以只受一条、两条,那绝对是不会有错了。

“准斯明渐”,依着《善生经》的证明,我们知道五戒是可以渐受的。所以说“五师受一,得戒不疑”,即使是请五位法师,各为我们授一条戒,都可以得到五戒的戒体。

不过,三归依要一次全部受。不能说我只归依佛,法没兴趣,对出家人更没信心,那不行!三归依——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,缺一不可,要同时受的!

以上是举经论来证明。接着举实例来证明:“如薄俱罗唯受不杀例也。”佛陀时代的薄俱罗尊者,他老人家一生都不生病,而且寿命特别长,活了一百六十岁。而且他还有“五不死报”,刚出生的时候,他后母想杀害他,结果不论是火烧、汤煮、水淹、鱼吞、刀刃……都伤不了他,为什么?因为他过去生,曾经很虔诚恭敬地,就受了个不杀生戒,所以感招到未来,生生世世都不生病,乃至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,有这么殊胜的果报。

以上是谈渐受、顿受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