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的慈悲,在于平和、友好、理解和尊重,一个人在人海里走过,少一些独上西楼的矫情,醒一醒命运不济的懵懂,天下谁能独欢,天下谁能独悲,沟沟坎坎、风风雨雨,我们彼此都是...
应该如何用功?怎样才算用功?佛法难求如深潭,只有专一用功如一片瓦,直沉潭底,才可求得。修行人用功之处,就好比把一片瓦扔至深潭之中,瓦片直沉入潭底。修行之功,贵中深入...
修一切善法应当内心清净,以善法力薰染自己的善根。修善法清净是做一切善无内设我所我所着,内薰修善的这颗心做善有根。于善法中无所着薰清净种善根,再以善根薰染佛法利益众生...
世人多知自求快乐,忘掉别人的痛苦,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不但自求快乐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幸福。这个修持需要我们真心诚意,不求任何回报地去发展自己的慈爱心,帮...
懂得恒量自己的承担去相应的发心与祈求这样叫如愿,这样才能看清自己的因缘懂得自己的发心。也因为了解自己而不会自私的贪求,对应自己说的与做的才能如实应法。更不会以可怜的...
你供养过师父吗?修行人为什么接受在家人的供养?修行人接受供养是慈悲,是为了在家人的福报。龙树菩萨早就警示过修行人,对于供养,不能生起贪着与爱恋。恭敬供养不能让人心生...
修行学习佛法要择善,择善要择善,但是不可固执。固执是一种忠诚没错,但是固执代表有种不通达。不明事理的坚持叫固执,修道要坚持但绝不是愚钝的毫无理由的坚持。固执是一种用...
修行落实在行动上,不是只落到理解上。透过理解去接受行的真正意义,在行的过程中转贪嗔痴为戒定慧。行要带戒律。带智慧,落实要与自己的因缘相应。离开世间哪里找佛法,但是佛...